未来五年,扬州经济体改“七变”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力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重要时期,也是扬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攻坚阶段。
如何从体制机制上为扬州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保障?近日,《扬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正式出炉,未来5年,我市将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民营企业投融资体制、农村土地制度、行政服务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管办分开”、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七大方面,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扬州网讯 (记者 花为华) 《扬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七大重点领域改革将带来哪些新变化?昨日,本报特邀请市发改委有关人员进行了重点解读。
变化一 如何用活国有资产?
国资向“四大”领域集聚
【规划】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国有资产营运管理体系,整合规模较小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核心主业,推动国有资产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高新产业、地方金融等“四大”领域集聚。探索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改革现行的管理渠道,由政府授权实行统一经营和管理,实现保值增值,提高经济效率。整合政府投资城市公共项目建设的职能,强化投资管理,形成科学的投资决策、运行、收益、还贷、监管新机制,切实规避投资风险,提高综合效率和效益。
【解读】2003年和2005年,我市相继进行了国企改革和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用活用好十多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资产?“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优化整合这些公司的资产,使国有资产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高新产业、地方金融等“四大”领域集聚。
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将改革现有的管理渠道,将此经营资产实行剥离,通过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由政府授权实行统一经营和管理。同时,此资产管理公司,还可打造成为一个融资平台,为重大工程和公益性等项目实行融资。
变化二 怎样推进民营企业发展?
民企投融资有新渠道
【规划】推进民营企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改变传统“家族制”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管理方式,促进形成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吻合的产权制度。利用资本市场,开展结构性融资,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和各种融资债等,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整合金融资源,组建直接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拓宽民间融资渠道。
【解读】民营企业为扬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去年,扬州民营企业实现产值3527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0%以上;税收391亿元,贡献份额达61%;民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岗位的66%。
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是我市“十二五”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瓶颈,我市积极探索新融资渠道。一方面将推动民企实行组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和各种融资债,目前7家企业的集合债券已报国家发改委,将成为全国首支市场化运作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另一方面,我市将推进企业上市,力争“十二五”全市上市公司达40家。
变化三 如何增加农村集体收益?
农村集体土地上市“招拍挂”
【规划】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前提下,开展农村万顷粮田改造建设工程,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探索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空间置换等多种形式,推进空心村改造、生产生活用房相分离等改革,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完善土地确权、承包经营权流转、节余土地调剂等机制,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开发管理水平。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体制,在符合规划条件下,探索经营性集体非农用地通过招拍挂直接上市,并享有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权益。
【解读】通过此项改革,目前农村的废旧厂房、旧学校等土地,将可得到大量盘活,增加农村集体收益和资金来源。此外,我市还将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通过将旧宅基地、废滩涂等,进行土地置换,加大流转,增加全市的土地使用量。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有“万顷良田计划”、空心村改造等。其中,仪征市是全国的试点。
变化四 行政服务怎样方便群众?
公共服务“一站式”大平台
【规划】推进行政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逐步打破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探索“多中心合一”的管理体制。将政府采购中心、土地拍卖中心、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心、房地产交易中心等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职能机构统一进入行政服务中心,构建“一站式”服务大平台。
【解读】目前,政府采购中心、土地拍卖中心、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心、房地产交易中心等,分属不同的部门,企业和市民办事不太方便。“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探索将这些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职能机构统一进入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
变化五 事业单位如何“管办分开”?
教育文化医疗体育先行改革
【规划】推进事业单位“管办分开”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重点推进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事业单位“管办分开”改革,分别成立医院、学校、文化艺术、体育场馆等管理中心,待条件成熟后,进一步拓展到园林绿化、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各管理中心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管理下属国有事业单位资产、业务和人员,探索建立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行业管理。
【解读】“管办分开”,通俗的解释就是承担政府职能的划入政府机关,承担市场职能的进入市场。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事业单位的“管办分开”改革,就是分别成立医院、学校、文化艺术、体育场馆等管理中心。举例来说,管办分开后,目前的各大医院的经营将直接由医院集团管理中心管理,卫生局的职能就是行业管理和规划等。
变化六 行业协会如何健康发展?
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
【规划】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将分散在20多个业务主管部门管理的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研究会等分大类归口到经济类、社会类、科技类、文化艺术类、群众体育活动类等综合部门进行管理,即由一个行业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管理。探索建立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有序转移,以及政府购买行业协会公共服务制度,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健康规范发展。
【解读】目前,我市有67家生产经营性的行业协会,分别由20多个部门管理。今后的改革方向,是将更多的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从我市现有的诸多行业协会来看,运作非常成功,如杭集的牙刷协会,拥有七八百个专利,发挥了同行议价、共同应对市场风险的积极作用,并将国家洗漱中心争取到了地方。同时,还承担了行业发展规划等原先由政府起主导作用的职能。
因此,我市将进一步突出行业协会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以大企业为骨干,通过依托行业协会,发挥协调市场、与政府的纽带作用。
变化七 社会管理怎样创新理念?
社区管理“扁平化”模式
【规划】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推进社会管理理念思路、方法模式、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接待下访工作制度化,实现管理方式从防范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加强基层社区建设,规范社区治理架构,提高社区自治功能,推行社区“扁平化”管理模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城市管理模式向农村有效覆盖。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开展民主议事协商等方式,有效拓展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空间和渠道,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个人是企业人,政府、企业包办一切,而现在个人完全是社会人。因此,社会管理需要不断地创新,发挥社区、社会管理组织对人的管理作用,实现管理方式从防范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未来的社区管理将向“扁平化”方向迈进。对普通市民而言,将带来极大的便利,依托城乡社区平台,将劳动就业、社保办理、房产登记等职能延伸至社区,让居民能够“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社区工作人员岗位相互兼容、工作相互协调。这种社区“扁平化”管理模式将在我市进行试点,再行全面推开。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财经速递
网站地图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
-
初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实验班
初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
中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